
小红本名林红玉,因名字中的玉字犯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名讳,改称小红或红儿。她是贾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虽出身家生奴才阶层,但父亲掌管田房事务,母亲林之孝家负责大观园内务,家庭背景在丫鬟中较为特殊。她最初被派至怡红院做粗使丫头,负责浇水、喂鸟等杂活。她不同于其她丫鬟 安于现状,小红积极谋求向上的机会。她曾试图接近宝玉,但因晴雯等大丫鬟排挤而失败。于是她迅速调整策略,转向凤姐。有一次,她抓住凤姐需传话的机会,在凤姐面前展现了卓越的口才。她能清晰复述多条线事物,被赞口声简断、不扭捏,以高效的办事能力获得凤姐的赏识。后来成功调至凤姐身边,成为执事丫头。在贾府败落前,她已随凤姐身居要职,与平儿丰儿同车出行,脱离了底层丫鬟的命运。
再来讲下小红和贾芸的故事。小红与贾芸是红楼梦中少有的结局相对圆满的恋人,她们的故事展现了底层人物的清醒与坚韧,小红虽在怡红院时做粗使丫头,却聪慧过人。贾芸是贾府旁支子弟,家境清贫,为谋差事,四处周旋。小红曾在怡红院与贾芸相遇过,但因礼数回避外男。后来她得知贾芸是本家爷们,在一次和贾芸相遇时,她下死眼盯了两眼。而贾芸也注意到了她,说话简便、俏丽 这样子,她们两个就都相互开始关注对方。她们两个人首次在绮霞斋外书房相遇,小红主动搭话并暗示贾芸再来。第二次见面时,小红通过小厮传递宝玉外出的消息,进一步与贾芸拉近距离。第三次,她和贾芸虽未直接对话,但彼此远望的目光暗生情愫。后来小红故意遗失手帕,贾芸恰巧拾得并随身携带。小红发现贾芸拿的手帕疑似自己所丢,但未直接询问,两人在蜂腰桥偶遇,小红借与坠儿的对话机会,公开询问手帕下落,实际是向贾芸传递信号,贾芸心领神会,四目相对时,完成了眉目传情。贾芸通过坠儿,将自身的手帕假作拾得之物,转交小红。小红呢回赠手帕作为谢礼,这一交换实际成为私相授受的定情信物,坠儿无意间成为红娘。小红明知道贾芸所还,不是她原来的手帕,仍欣然接受,这就标志着她们的情感关系的正式确立。这一过程,通过丢帕、拾帕、传帕 换帕的闭环设计,既没有越出封建礼教下男女避嫌的约束,又展现了底层人物在逆境中,争取幸福的坚韧与智慧。手帕作为贴身私物,成为她们承载感情的载体。贾芸需要谋生,小红求上位。贾芸谋得了在大观园做绿化的差事,而小红调到了王熙凤那里。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大管家,管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大观园里的绿化事物自然也归王熙凤管理,小红作为执事丫头,要进行传话、跑路,所以就经常能够和贾芸接触。手帕传情是她们两人在封建规则下,争取幸福的智慧之路。贾府败落时,她们两个救助宝玉凤姐。最终,她们结为夫妻。她们利用丫鬟外男的身份缝隙,在夹缝中争取幸福,手帕成为她们务实爱情的标志。在红楼梦中千红一哭的悲剧基调中,红芸之恋成为了一抹亮色。
怎么画小红呢?她是红楼梦中,少有的结局相对圆满的丫鬟。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那么画她的时候呢就画她坐在那,手里拿着个手帕。因为这个手帕是她谋取幸福的一个标志,是她传递爱情的一个载体,所以她手里头呢是一定要拿着一个手帕。她低着头,似乎那个表情是暗暗的在欢喜,像我们说的偷着乐。她在想,她在想什么呢?她可能在回想和贾芸的相遇、相识,最后她们的相爱, 在回想着每一个她认为很幸福的时刻。所以她的表情是那种暗自欢喜、细细品味的一个感觉。这就是我通过手帕,来画小红的一个感觉。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