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禅寺壁画下集-水月观音

画作者:张珊珊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水吉祥菩萨,是观音三十三相中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水月” 之名并非出于早期佛教经典,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本土文化融合产生。

一、法海寺壁画介绍

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 百度百科

二、画中人物介绍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 百度百科

‌当观音走下壁画,一场跨越六百年的色彩对话‌

—— 画家:张珊珊

在张珊珊的《东方女性》组画中,工笔重彩作品水月观音从法海寺的墙壁”走”到了宣纸上。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矿物质颜料,将明代壁画中水月观音形象重新赋予了现代的温度。

1. 色彩的魔法
画家运用矿物质颜料将明代壁画水月观音重现于画纸之上,还原再现出明代时壁画绚丽的色彩与技法,每一笔在讲述着艰苦的临画过程与故事。

2. 细节里的温柔
观音低垂的眼眸,仿佛能看透世间烦恼;衣袂的褶皱间,藏着流畅的高古游丝描线条的韵律。画家用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与矿物质颜料的厚重与质感,勾勒绘画出观音的慈悲与宁静。就连她佩戴的璎珞,也仿佛能随风轻轻摇曳,带着古老的祝福。

3. 传统的现代呼吸
张珊珊在临画中加入了现代审美,去掉多余的背景四周元素,改之以云雾渺渺的深沉,让观音的形象既保留古壁画的庄严,又突出所画对象的主题。背景的云海,虚实相映,将梦境与写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4. 一场与时间的合作
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再现,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画家用传统的工笔技法和矿物质颜料,还原了明代壁画的原貌,大让六百年前的壁画重新焕发光彩。每一处细节,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张珊珊在《东方女性》组画中创作的《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工笔重彩作品,是对明代法海寺壁画的艺术再创作,其核心特色如下:
一、技法与材料
‌工笔重彩技法‌
作品延续了法海寺壁画工笔重彩传统,采用矿物颜料与沥粉堆金技法,通过精细的线条勾勒轮廓,再以多层晕染呈现色彩的饱和度和立体感。
二、艺术与精神内涵
1、人性美的升华‌
观音低眉垂目的神态被赋予人格化特征,既保留宗教庄严,又透出”温暖人心之仪态”。作品通过”水中观月”的意象,将现实对完美的追求移情于神性,体现”人性精神与宗教神性的融合”‌。
2、‌历史与创新的结合‌
在继承唐宋人物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明代宫廷绘画的富丽风格。观音宝冠嵌阿弥陀佛像、璎珞层叠交错等细节,既还原法海寺壁画”中华艺术瑰宝”的原貌,又以工笔重彩的现代诠释强化视觉震撼力‌。
三、艺术地位
此作被列为《东方女性》工笔重彩系列代表作之一,通过重彩技法再现”观世音造像之最”的经典,其丝缕毕现的纱幔与慈悲内敛的神韵,成为当代宗教题材工笔画的典范‌。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

(0)
张 珊珊张 珊珊
上一篇 2025年6月21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1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 长生殿下誓言永存,杨玉环-下集

    画作者:张珊珊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玉环》是画家张珊珊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为依据而创作的工笔重彩作品。包含于《东方女性》组画系列中。《杨玉环》…

    2025年6月21日
  • 墨姿飞扬-舞蹈-街舞

    画作者:张珊珊 迈克杰克逊的音乐和舞动为每一个生命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的窗口。他不仅仅是偶像,更象征着人类精神,并告诉我们,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前行的方向。

    2025年6月22日
  • 从婉约到豪放,李清照,第4集

    画作者:张珊珊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是画家张珊珊工笔重彩“东方女性”系列组画的代表作之一。曾于2…

    2025年6月21日
  • 绘画人生路第七集

    画作者:张珊珊 继徐悲鸿纪念馆《东方女性》张珊珊个人画展后,张珊珊开始了工笔转型焦墨大写意的创作,于2005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姹紫嫣红》张珊珊个人画展,向外界展示了焦墨大写意…

    2025年6月22日
  • 英雄悲歌,为爱而跳最后一支舞,虞姬

    画作者:张珊珊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工笔重彩《虞姬》是画家张珊珊创作的《东方女性》组画中,代表作之一。 虞姬,秦末虞地(今江苏省吴县)人,西楚霸王项…

    2025年6月21日
  • 彩色铅笔画、水溶彩铅画、炭笔素描、铅笔素描-为了不能忘却

    画作者:张珊珊 她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于此。穿着打补丁的旧军装,为了垦荒建设、子孙后代,生活在没有一丝阳光的地窝子,她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口红、化妆品…,在炎炎烈日下…

    2025年6月21日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