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札第22集-司棋-画作者:张珊珊

司棋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贴身丫鬟,本姓秦,其家族在贾府世代为奴。她性格刚烈果决,与懦弱的主子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司棋是贾府家生奴婢,父祖辈均在贾府服役,父母在贾赦处当差,叔婶秦显夫妇则在贾政处任职,这种世代为奴的关系使其在贾府内部拥有稳固的生存基础。她的外祖母王善保家是邢夫人的陪房,作为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在贾府有一定的话语权,这种背景让司棋即便是个丫鬟也能获得副小姐的隐性特权。作为迎春的首席丫鬟,司棋因迎春的懦弱而实际掌权,甚至能带人打砸小厨房,逼迫厨娘柳嫂妥协。尽管司棋背景强硬,她仍然无法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与表弟潘又安私会,暴露后其地位瞬间崩塌,被逐出贾府。但是她追求爱情,与表弟潘又安私定终身。就是在被抄出情书时,她也坦然承认,她面对母亲,反抗家里定的婚事,撞墙殉情,潘又安随之自杀。他们以极端的方式,对抗封建礼教。在红楼梦中,相较于晴雯、鸳鸯,司棋的笔墨较少,但其刚烈程度更厉害。例如,她因一碗鸡蛋羹大闹厨房,这远超普通丫鬟的越界行为。而私会表弟事件,则直接触犯贾府底线,这使她成为贾府等级制度下,特权与悲剧并存的典型,成为封建制度下底层人们反抗失败的写照。画中提诗用的是唐代京兆女子的诗:“题兴元明珠亭,寂寥满地落花红。独有离人万恨中,回首池塘更无语。手弹珠泪玉春风”这首诗这样翻译,落花铺满地面 一片寂寥的红色,只有离别的人,心中充满无尽的仇恨。回头望向池塘,却沉默无言,用手弹落如珍珠般的泪水,任凭春风拂过。

画司棋这幅画,着实是动了一番脑子。司棋在红楼梦中书写她的笔墨不是特别的多。但是都很典型,很有特点。她大闹厨房,表现了她刚烈的性格。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发现了她的绣囊和情书,她坦然承认,拒绝家里给定的婚事,触墙而亡。都是可圈可点,可写可画。但是又都觉得只表现了她的一个方面。后来我选择了她被逐出贾府,离开贾府时的那一刻,她手里挎着一个包袱,披着斗篷。回头在望,望是在回想?是在怀念?还是在遗憾等等,各种情绪都含在里头,画的左下角,画的一只柱顶红的花。柱顶红这个花,花瓣很大很鲜艳,非常漂亮、热烈,花跟这个司棋的性格非常相配。柱顶红的花语是这样子的:“她象征着渴望被爱”。在希腊传说中代表牧羊女为爱献心的一个故事。民俗里头它被称为孤挺花,寓意坚持正道。它开花时无叶的特性,被赋予纯粹之美。

司棋的性格都表现了底层的丫头,她另一个方面的一个魅力是她的身上没有奴性。她敢于反抗、敢于绽放自己。她大胆地承认她和表弟的爱情。她也追求爱情,最后为了爱,触墙殉情,就用了柱顶红这朵花。怎么把柱顶红和司棋联系起来呢?她披了个斗篷,我就把她斗篷的那个衣服的线,一直拉到了柱顶红的花那儿,这样,司棋和柱顶红由这个斗篷的衣服边缘线,连接了起来。画中题诗放在了中间,画完以后,我自己觉得,她是因为这么多的事情被逐出了贾府。那么就从根上找她的原因,画她被逐出贾府,离开贾府的这个瞬间的这个形象、神态,这就是我画的司棋。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

(1)
张 珊珊张 珊珊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红楼小札第7集-贾迎春-画作者:张珊珊

    画作者:张珊珊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兰花柳质,一载赴黄泉。

    2025年6月29日
  • 红楼小札第21集-金钏-画作者:张珊珊

    金钏是红楼梦中王夫人的贴身丫鬟,本姓白,与妹妹玉钏同为王夫人房中的一等丫头。她性格刚烈天真,因为与宝玉的暧昧互动触怒了王夫人,被撵出贾府后投井自尽。金钏和宝玉那时候年龄都不大,常像…

    7小时前
  • 疆场上的巾帼-精忠报国

    画作者:张珊珊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张珊珊工笔重彩作品《精忠报国》以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巾帼女英雄为对象创作而成,以京剧《杨门女将》、《…

    2025年6月21日
  • 绘画人生路第八集

    画作者:张珊珊 继北京炎黄艺术馆《姹紫嫣红》张珊珊个人画展举办之后,2006年7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再次举办了张珊珊个人画展,此次画展没有举办开幕式,发请柬,而是想看一下,有多少陌…

    2025年6月22日
  • 绘画人生路第七集

    画作者:张珊珊 继徐悲鸿纪念馆《东方女性》张珊珊个人画展后,张珊珊开始了工笔转型焦墨大写意的创作,于2005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姹紫嫣红》张珊珊个人画展,向外界展示了焦墨大写意…

    2025年6月22日
  • 墨姿飞扬-飞天

    画作者:张珊珊 焦墨大写意转型之路的第一站,我选择了敦煌的飞天,通过书法用笔和焦墨,再一次让飞天在新的国画形式中自由飞翔… 画家张珊珊的焦墨大写意墨姿飞扬系列中,飞天系…

    2025年6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