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札第2集-黛玉葬花-画作者:张珊珊

画作者:张珊珊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张珊珊的彩墨写意《红楼小札》系列以独特技法诠释《红楼梦》人物,其中林黛玉主题作品融合工笔精微与写意神韵,通过以下维度展现其艺术特色:
一、核心作品分析
1、‌《黛玉葬花》‌
(1)意象表达‌:以飘飞花瓣与单薄身影强化“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孤寂感。
(2)‌技法创新‌:蝉翼宣上施以彩墨写意,衣纹以枯笔勾勒,花瓣则用彩墨写意画法晕染,形成工写对比‌。
2、《黛玉焚稿》‌
(1)叙事张力‌:刻画黛玉病榻焚烧诗稿的决绝场景,蜡烛火焰像征不同时空同时进行的婚礼金玉良缘中的彩烛,黛玉手拿诗帕与红蜡烛隔空相望,与憔悴面容形成强烈的情感与戏剧冲突‌。
(2)色彩隐喻‌:冷青色调主导画面,唯燃烧的蜡烛以朱砂,突出“情断成灰”的悲剧性‌。
二、艺术风格突破
1、材质与形式‌
全部作品采用 ‌65×66cm蝉翼宣‌,薄透纸质承载多层渲染,凸显工笔与彩墨与焦墨的工写对比,突显其艺术与情感表现张力‌。突破传统仕女画范式,以 ‌半身特写构图‌ 聚焦人物神态,弱化场景叙事‌。
2、诗画互文‌
每幅画作题写原著判词或黛玉诗作,如《葬花吟》唱词与人物共同组成画面,形成视觉韵律‌。
《焚稿》中“笔间心事千万缕”的唱词与黛玉焚稿构成图文对话‌。
三、人文精神诠释
1、‌‌黛玉葬花:弹落黛玉指间的花瓣意为黛玉葬花中其为不能掌握自已的命运与爱情而问天悲叹,即使是落下的花瓣她不接掌不了命运归宿,风吹落花终成黛玉的生命挽歌‌。
2、黛玉焚稿:画中燃烧的红烛与黛玉在绝望中手拿诗帕,意喻黛玉在等待中绝望,在幻梦中破灭的‌命运归宿。
3、时代反思‌:黛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与宝钗的世俗形成镜像对照‌。
此系列作品现收录于艺术家个人平台“萤冰画语”,和国内各大自媒体平台中账号为“萤冰画语”的视频节目中,为当代红楼主题绘画中兼具文学深度与形式创新的代表‌。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

(0)
张 珊珊张 珊珊
上一篇 2025年6月22日 上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2日 上午11:59

相关推荐

  • 东方女性-回望篇

    画作者:张珊珊 东方女性组画,由四十多幅作品、四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戏剧人物、壁画人物。画中的她们,勇敢、坚强、聪明、智慧、善良、美丽,以其特有的方式演绎着悲欢离…

    2025年6月21日
  • 绘画人生路第八集

    画作者:张珊珊 继北京炎黄艺术馆《姹紫嫣红》张珊珊个人画展举办之后,2006年7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再次举办了张珊珊个人画展,此次画展没有举办开幕式,发请柬,而是想看一下,有多少陌…

    2025年6月22日
  • 临画法海禅寺壁画上集-诃梨帝母

    画作者:张珊珊 在佛教中,诃梨帝母被视为护法二十诸天之一。经佛祖教化,成为对幼儿的保护和慈爱神灵。在中国民间,她被当作送子娘娘供奉,祈求生育和保护幼儿‌。 一、法海寺壁画介绍 法海…

    2025年6月21日
  • 长生殿下誓言永存,杨玉环-下集

    画作者:张珊珊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玉环》是画家张珊珊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为依据而创作的工笔重彩作品。包含于《东方女性》组画系列中。《杨玉环》…

    2025年6月21日
  • 红楼小札第6集-贾元春-画作者:张珊珊

    画作者:张珊珊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意象构图:命运符号的凝练表达‌1、昙花的盛衰叙事‌
背景昙花以彩墨技法渲染怒放一现的姿态,意指元春…

    2025年6月22日
  • 墨姿飞扬-都市下集-模特

    画作者:张珊珊 当单一底色逐渐褪去,激情将被点燃, 绽放新的活力。 成为独特的风景, 让我们懂得, 真正的个性, 不仅是时尚本身国, 而在于与时间同行的姿态。 画家张珊珊在“萤冰画…

    2025年6月22日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