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

张珊珊 临 北京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 张珊珊 临

一、法海寺壁画介绍

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 百度百科

二、画中人物介绍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 百度百科

‌当观音走下壁画,一场跨越六百年的色彩对话‌

—— 画家:张珊珊

在张珊珊的《东方女性》组画中,工笔重彩作品水月观音从法海寺的墙壁”走”到了宣纸上。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矿物质颜料,将明代壁画中水月观音形象重新赋予了现代的温度。

1. 色彩的魔法
画家运用矿物质颜料将明代壁画水月观音重现于画纸之上,还原再现出明代时壁画绚丽的色彩与技法,每一笔在讲述着艰苦的临画过程与故事。

2. 细节里的温柔
观音低垂的眼眸,仿佛能看透世间烦恼;衣袂的褶皱间,藏着流畅的高古游丝描线条的韵律。画家用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与矿物质颜料的厚重与质感,勾勒绘画出观音的慈悲与宁静。就连她佩戴的璎珞,也仿佛能随风轻轻摇曳,带着古老的祝福。

3. 传统的现代呼吸
张珊珊在临画中加入了现代审美,去掉多余的背景四周元素,改之以云雾渺渺的深沉,让观音的形象既保留古壁画的庄严,又突出所画对象的主题。背景的云海,虚实相映,将梦境与写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4. 一场与时间的合作
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再现,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画家用传统的工笔技法和矿物质颜料,还原了明代壁画的原貌,大让六百年前的壁画重新焕发光彩。每一处细节,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张珊珊在《东方女性》组画中创作的《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工笔重彩作品,是对明代法海寺壁画的艺术再创作,其核心特色如下:
一、技法与材料
‌工笔重彩技法‌
作品延续了法海寺壁画工笔重彩传统,采用矿物颜料与沥粉堆金技法,通过精细的线条勾勒轮廓,再以多层晕染呈现色彩的饱和度和立体感。
二、艺术与精神内涵
1、人性美的升华‌
观音低眉垂目的神态被赋予人格化特征,既保留宗教庄严,又透出”温暖人心之仪态”。作品通过”水中观月”的意象,将现实对完美的追求移情于神性,体现”人性精神与宗教神性的融合”‌。
2、‌历史与创新的结合‌
在继承唐宋人物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明代宫廷绘画的富丽风格。观音宝冠嵌阿弥陀佛像、璎珞层叠交错等细节,既还原法海寺壁画”中华艺术瑰宝”的原貌,又以工笔重彩的现代诠释强化视觉震撼力‌。
三、艺术地位
此作被列为《东方女性》工笔重彩系列代表作之一,通过重彩技法再现”观世音造像之最”的经典,其丝缕毕现的纱幔与慈悲内敛的神韵,成为当代宗教题材工笔画的典范‌。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

(5)
张 珊珊张 珊珊
上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午11:28
下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午11:43

相关推荐

  • 东方女性-香妃

    历史背景:清;张珊珊 写 一、画中诗词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香冢…

    2019年4月3日
  • 焦墨大写意《舞蹈》-日本舞

    画家张珊珊的焦墨大写意墨姿飞扬系列作品中的日本舞蹈-菖蒲花作品,以生宣为材质,通过极简的墨色线条捕捉日本舞蹈的灵动韵律与精神内核。其创作特点及艺术表现具体如下:一、作品形式与技法特…

    2025年6月7日
  • 工笔重彩-丝路乐舞

    历代 • 敦煌壁画;张珊珊 写 一、敦煌简介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

    2019年4月4日
  • 彩墨写意《红楼小札》-贾元春-画作者:张珊珊

    画作者:张珊珊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

    2025年6月21日
  • 东方女性-蔡文姬

    作品背景:东汉;张珊珊 写 画心尺寸:51.5cm*102cm;规格:白绢、镜片;画作者:张珊珊 一、画中诗词 左: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

    2019年4月4日
  • 彩墨写意《红楼小札》-宝玉出走-画作者:张珊珊

    画作者:张珊珊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

    2025年6月16日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