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女性-窦娥

东方女性-窦娥
材质:蝉翼宣、镜片;画芯尺寸:49cm*49cm;张珊珊 写

一、画中唱词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 元 • 关汉卿 •《窦娥冤》

二、画中人物介绍

窦娥,是大家所熟悉的悲剧人物形象。她深受封建压迫,是个苦难深重的妇女,在她的性格当中,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又有性情刚烈的一面。窦娥指天骂地,实际上是对黑暗的封建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和抗议,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批判与否定。喊出千千万万受压迫者的心声。窦娥临行前立下的三桩誓愿也是一种反抗的方式,在昏庸的官吏面前,她有口难言,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负屈含冤的无辜。她的冤屈不能为官吏所明,却能感天动地,三桩誓愿的实现,证明她的冤屈,也表现了窦娥的强烈反抗性格。窦娥活着不畏强暴,死后仍不放弃斗争,据理力争,终于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正义战胜了邪恶。在窦娥的身上,寄寓了人民的理想,闪耀着反抗的理想光辉,从而使这一女性形象至今光彩不灭,求昭人间。

—— 孙波 •《论关汉卿戏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张珊珊工笔重彩作品《窦娥冤》解析
张珊珊在《东方女性》组画中的《窦娥冤》,以元代关汉卿戏剧《窦娥冤》中的窦娥为创作核心,通过工笔重彩技法重构窦娥的烈女形象,突显女性在压迫中的抗争精神‌‌。
主题与象征语言‌
1、画面中的窦娥的面部几乎占满整个画面,她身穿大红色的囚衣,披带锁链。画面中以红与黑形成了色彩视觉上的强列对比冲突,意指窦娥的冤屈与当时社会的麻木不仁形成鲜明对比与强列的视觉冲击。呼应文学原型的悲愤与抗争内核‌。
2、画面重点突出了窦娥的面部神态,画家张珊珊运用突出面部表情的构图和红与黑的色彩渲染对比,强列烘托出作品中人物所蒙受的冤屈和对封建社会桎梏下的抗争。
3、作品将传统工笔重彩技法注入现实题材,通过重点刻画人面部神态的象征主义,使窦娥形象冲破文学与场景叙事框架,使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作品具有了一种超现实主义表达的精神符号象征意义‌。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

(1)
张 珊珊张 珊珊
上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午10:55
下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午11:28

相关推荐

  • 东方女性-西施

    作品背景:春秋末年;张珊珊 写 一、画中诗词 作品左: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水间。  —— 唐 • 李白 • 《西施 / 咏苎萝山》 作品右:千重越甲…

    2019年4月5日
  • 东方女性-李清照

    人物年代:宋;作者:张珊珊 一、上幅画,人物介绍和诗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这张画是画李清照年轻时在闺阁中的情形,她那时的词风属婉…

    2019年4月4日
  • 彩墨写意《红楼小札》-巧姐-画作者:张珊珊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

    1天前
  • 东方女性-香妃

    历史背景:清;张珊珊 写 一、画中诗词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香冢…

    2019年4月3日
  • 神话传说-巫山神女

    作品背景:神话传说;张珊珊 写 一、画中诗词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先秦 • 宋玉 • 《高唐赋》 二、作品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楚…

    2019年4月5日
  • 彩墨写意《红楼小札》-史湘云-画作者:张珊珊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

    1天前
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