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者:张珊珊
也许正是因为蔡文姬曲折的一生,才会有流传至今的《胡茄十八坡》
工笔重彩《蔡文姬》由两幅作品组成,是画家张珊珊创作的《东方女性》组画中作表作品之一。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文学家,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蔡邕为当时著名的文豪。蔡文姬自幼文才出众,通音律、懂书法。她初嫁于卫仲道,后卫仲道去世。因时逢乱世,被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异乡生下两子。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将蔡文姬赎回,改嫁屯田尉董祀。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犹以《悲愤诗》和《胡茄十八坡》最为有名,一直被后世传颂。诗中可以感受到她颠沛流离的一生和她对战争的控诉。十二载的匈奴生活、三次改嫁,归汉时的骨肉分离。后受曹操之托,凭记忆独自编写已流失的蔡邕的文集,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历,对一个活在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来说,需要何等的坚忍和勇气!她写《悲愤诗》和《胡茄十八坡》问天、问地、问苍生!从此,一曲《胡茄十八坡》问遍天地、千年苍穹!
其中一幅画中的蔡文姬,手拿诗稿,抬头问天,从画中人的悲愤中,仿佛能听到她的控诉与呐喊,正如画中题诗云:“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另一幅画中蔡文姬,手握书卷,身着胡服。虽尽显华贵,但仍难掩心中悲凉。此时的她已身在匈奴,成为左贤王妾。头微微低下,独自沉思。也许,只有《悲愤诗》才能道出她的内心吧:“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本文转载自萤冰画语,该文为原创内容,代表萤冰画语创作观点。